拨打客服

常用促排卵药物 (原创)

邓姗
邓姗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

(一)一线用药:

氯米芬 :通常于月经周期第 5 日起用药,每日一到三片,共计 5 天。药物的具体剂量需根据反应和效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多囊卵巢患者应用氯米芬后排卵率可达 80% 以上,单独使用妊娠率达 30%-60% 。氯米芬的副作用一般较轻,常见有血管舒缩性潮红( 11% )、卵巢增大( 14% )、腹部不适( 7.4% )及少见的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头痛、疲乏等,停药数天至数周可消失,并不产生永久性损害。若所用剂量过大或在个别敏感的病人可出现卵巢过度刺激、卵巢增大甚至形成囊肿。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邓姗

对于单用氯米芬后卵泡发育良好,但不能自发排卵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时机配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对于使用氯米芬后出现宫颈粘液少而较稠或内膜薄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对于合并有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的患者,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预处理或配伍用药改善促排卵效果。

(二)二线治疗

来曲唑 :主要用于氯米芬抵抗的患者,月经第 3-7 天应用, 2.5-7.5mg/d ,之后的检测过程同氯米芬。排卵率 80% 。可见的轻微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疲劳、潮热、头 / 背痛等,但无氯米芬抗宫颈及子宫内膜雌激素的作用,也更少发生卵巢过度刺激。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药物目前的适应证并未包括“促排卵治疗”,需知情选择。

有些医院仍采用 HMG 促排卵: HMG 是从绝经后妇女尿中提取的促性腺激素,含有 FSH 和 LH 两种活性,不适用于 LH 水平升高的病人。目前在正常 LH 水平妇女的促超排卵中,也有被逐渐淘汰的趋势。

   (三)辅助生育的超促排卵

     如果上述两种药物连续使用 6 个周期还不能成功诱导排卵,考虑耐药,就需要借助注射性促排药物或手术治疗了。安全起见,注射性促排药物,主要成分包括卵泡刺激素( FSH )和黄体生成素( LH ),须在专职的生殖医生指导和监测下使用。

      所谓手术治疗主要指多囊卵巢的打孔术,仅用于药物无效,适用于 LH 和游离睾酮较高的个别患者。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5-02-21 10:48

邓姗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
擅长:妇科内分泌:不孕与不育的生殖外科手术(擅长宫腔粘连、剖宫产瘢痕憩室、粘膜下肌瘤等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全周期管理;异常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和手术管理;闭经的鉴别诊断;性分化异常与生殖道畸形;绝经期管理。 << 收起

上一篇: 不孕患者术后的受孕指导 (原创)

下一篇: 甲状腺功能的监测方法和目标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