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帮到你“一点点”,我觉得“不麻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李琦
——医生日记
目前对慢性 前列腺炎 而言,临床上尚无理想的特异性诊断指标。通过对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Secretion,EPS)进行分析,为慢性 前列腺炎 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EPS传统检查项目受到了质疑,但由于其相对无创、易于判断,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一、 EPS 标本采集要求和方法
采集要求: ① EPS采集前需禁欲3~7天,因为排精及情绪兴奋可使EPS白细胞计数增高,影响诊断,但如禁欲超过7天,前列腺也会有白细胞积聚,同样会造成炎症的假象。②在采集标本前嘱患者排尿,以免在采集过程中混入尿液而影响检验结果。③用肛门指诊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尤其当标本过少时,以免干涸,影响测定结果;如需培养,应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无菌操作后留取。④一次取材失败或检查结果阴性,而临床指征明确者,可隔3~5天再取材检查。⑤疑为前列腺结核、脓肿或 肿瘤 的患者禁忌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急性 感染 时,原则上禁止按摩前列腺,只有全身应用足够抗生素时,才可进行按摩。
采集方法: 由医生采用肛门指检前列腺按摩法,用玻片接取EPS标本送检。
二、 EPS 化验报告标识
首先报告前列腺液的外观(颜色、浑浊度)、pH值及量的变化,然后报告显微镜检查(以直接涂片为主)结果,必要时再进行涂片染色检查或微生物检查报告。
HP表示高倍显微镜的每个视野;白细胞是指形态整齐、折光强、数量较少、分散不成堆者,而脓球是指形态有些破烂、内部结构不清、数量较多,且成堆者;卵磷脂小体是指很多小的屈光卵磷脂颗粒或折光性小体,分布均匀、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一般计数标准的标识(数字与符号的关系)如下:白细胞0~9个/HP(即每个高倍镜视野)为(-)或(±)、11~20个/HP为(+)、21~30个/HP为(++)、31~40个/HP为(+++)、40个以上/HP为(++++);红细胞:0~5个/HP为(±)或少许,6~10个/HP为(+),11~20个/HP为(++),21~50个/HP为(+++),50个以上/HP为(++++);卵磷脂小体无或散在为(-)、1/4视野为(+)、1/22视野为(++)、3/4视野为(+++)、满视野为(++++)。
二、EPS常规检查结果解读
1.正常结果
外观(EPS颜色性状的肉眼观察):淡乳白色稀薄液体;卵磷脂小体:近满视野(或几乎满视野、或充满视野、或布满视野、或很多),均匀分布,或以+++~++++表示;上皮细胞:少见或偶见;红细胞:无或偶见,<5个/HP;白细胞:<10个/HP,无脓细胞;精子:少见或偶见;淀粉样颗粒:少量;PH值:6.3~6.5(略偏酸性);量:0.1~1.0ml。
2.异常结果
外观:前列腺轻度炎症时,前列腺液外观也可无明显改变; 前列腺炎 症较重时,可见不同程度的黄色混浊或含絮状物、或黄色粘稠,或脓性(脓球)或脓血性,后者提示前列腺严重 感染 或脓肿;可能为前列腺癌时,常显不同程度的血性(必须找癌细胞)。
红细胞(RBC): 前列腺炎 、精囊炎时,轻度增加;大量增多或呈血性液体时,多见于前列腺癌;按摩取样时手法过重也可增多(观察红细胞新鲜)。
白细胞(WBC): 前列腺炎 时,EPS中白细胞数量增多,并成堆分布。临床上认为报告白细胞数量大于10个/HP或成堆出现,即可诊断为 前列腺炎 ,特别是EPS中发现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基本可确诊为 前列腺炎 ;报告大堆、小堆、条索状(镜下WBC成大堆并有黏液形成),说明存在前列腺导管(腺管)堵塞现象;报告白细胞活跃表示吞噬旺盛,说明急性炎性反应,报告白细胞陈旧说明处于慢性期。既往也有根据白细胞多少区分炎性状况:当白细胞为10~20个/HP为轻度 前列腺炎 ,21~30个/HP为中度 前列腺炎 ,>30个/HP为重度 前列腺炎 ,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人,发现EPS中白细胞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前列腺有无 感染 并有助于 前列腺炎 的分类,但不能完全反映 前列腺炎 的严重程度。
卵磷脂小体(SPL): 前列腺炎 症时,卵磷脂小体常减少,并有成堆聚集等现象,表明炎症区域增多的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卵磷脂占65%),但必须在镜检时确认标本采集准确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排除标本采集不准确引起的情况,如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混入尿液,或采集到的是黏液或精液,可使其数量发生改变。通常卵磷脂小体越多,白细胞检出率越低,卵磷脂小体越少,白细胞检出率越高。
PH值:其变化与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反应越重,pH值越高;当炎症消失后,pH值逐渐恢复正常。① 前列腺炎 患者EPS的pH改变可能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当出现临床症状时, EPS的pH值已升高,在随后的病程中不会再有明显变化;②慢性 前列腺炎 时pH值可增高至7.7~8.4,pH值>7.8或8.0对慢性 前列腺炎 有辅助诊断意义,其碱性程度可比正常人增高10倍,大大影响前列腺内的抗生素浓度,影响治疗效果。但也有部分慢性 前列腺炎 患者, EPS的pH值出现降低的趋势,可能与前列腺内的尿液反流有关。③慢性细菌性 前列腺炎 (Ⅲa)EPS的白细胞计数与EPS的pH值升高的关系呈正相关,即pH值越高,白细胞含量越高,而慢性非细菌性 前列腺炎 (Ⅲb)白细胞数目少,pH值降低,此结果对慢性 前列腺炎 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上皮细胞: 前列腺炎 时可见数量增多。
颗粒细胞:中青年人出现,可能与 感染 性炎症有关,常伴有大量脓细胞出现;部分老年人出现,多与性生活减少有关。
淀粉样小体:过去认为其与疾病无关,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前列腺结石常以淀粉样小体为核心,如与胆固醇结合即可形成前列腺结石(结晶)。
前列腺结石(或结晶):有结石时,可见由磷酸钙组成的结晶。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者;有些毫无症状,可在X线、B超等检查时也被发现。
精子:若按摩前列腺时压迫到精囊腺,可检出精子;有大量死精子提示前列腺有慢性充血。
量: 前列腺炎 时排泄量增加。多次按摩无前列腺液排出,提示前列腺分泌功能严重不足,一般常见于 前列腺炎 症性纤维化和某些性腺功能低下等疾患。
其他: 前列腺炎 时,直接涂片固定用革兰氏染色检验,可找到细菌,以葡萄球菌最为多见,链球菌次之,必要时可做前列腺液培养,以便进一步鉴定;如考虑患前列腺结核时,可做抗酸染色,可见结核杆菌(但如已确诊为生殖系统结核,不宜做此检查);若检出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 前列腺炎 ;若检出霉菌,可诊断为霉菌 感染 ,但包皮的内板也可能有霉菌,要注意区分;疑为前列腺癌患者的标本,将涂片固定,用瑞氏染色或HE染色检验癌细胞。此外,还可进行微量元素、氧化应激、内毒素、免疫球蛋白等的分析。
3. 综合评价
⑴EPS常规检查是诊断 前列腺炎 的主要方法,WBC为炎症的标志,卵磷脂小体为前列腺上皮细胞所分泌,炎症时,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导致卵磷脂小体减少。当镜检时白细胞>10个/HP,且成堆存在,上皮细胞量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且分布不均匀或有成堆现象,腺液外观无明显改变时,可诊断为慢性 前列腺炎 。而EPS浓稠,外观呈不同程度的脓性或脓血性液体。镜检时可见大量成堆白细胞及上皮细胞和不同数量的红细胞,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提示前列腺严重 感染 或脓肿。红细胞增多或大量出现,常认为由精囊炎、前列腺化脓性炎症及前列腺癌等病变所致,当然若按摩用力过重也可引起出血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出现。
⑵EPS pH值与WBC、卵磷脂小体的关系:EPS pH值增高,WBC增多,卵磷脂小体的检出量减少;pH值减低,WBC减少,卵磷脂小体的检出量增高。对临床诊断有意义。
⑶患者多次按摩菌无EPS排出,往往提示前列腺分泌功能严重不足,一般认为是 前列腺炎 症性纤维化和某些性腺功能低下等疾患。
⑷一般泌尿外科或男科医师认可的是EPS常规检查3次以上正常,才可视为痊愈。这是因为,前列腺由30~50个小房(腺泡)组成,借助15~30条导管(腺管)开口于尿道,按摩取液时,有时候 感染 小房病灶的EPS因导管堵塞未能把有炎症的部分挤出,EPS中的白细胞数量就很多,或成堆,或满视野,而有时也会挤出的EPS则可能来自于无 感染 的小房,EPS就是正常的。所以,临床上可遇到一些患者,首次检查EPS常规中的白细胞数有可能正常,但前列腺局部的压痛肿胀体征却很明显,经过治疗后堵塞的导管畅通了,症状减轻了,复查时又可见到成堆的白细胞。
⑸EPS常规检查不能作为 前列腺炎 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因为:①前列腺中不同部位的炎症程度往往不同,前列腺按摩取得的标本常常以中央带腺泡分泌液为主,而 前列腺炎 好发于外周带,外周带腺泡中聚集的白细胞无法进人标本,所以某一次收集的EPS难以准确反映整个前列腺的病变。②前列腺发生炎症时,腺腔内有炎性细胞和炎性渗出物存留,腺体上皮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分泌功能降低,卵磷脂小体分泌减少。但是,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减少仅仅反映了 前列腺炎 症的浸润程度,并不能反映腺上皮受破坏的程度。③ 前列腺炎 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症状不单纯是由前列腺局部的细菌 感染 和炎症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当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因素、盆底神经肌肉痉挛等非致炎因素的作用下更表现这种特点。
本文系 章宗武 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