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滚蛋吧,子宫内膜癌! (原创)

王聪
王聪主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相信大家对一部名为《滚蛋吧,肿瘤君》的电影都有所了解。剧中女主角面对病魔仍然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人们称道。同时,影片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恶性肿瘤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本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何远离子宫内膜癌?如何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

据统计,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虽低于子宫颈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量摄取动物脂肪、蛋白质,导致雌激素过度的刺激,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子宫内膜癌好发于50岁以上更年期妇女,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不乏30岁即检出的患者。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子宫内膜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绝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预期寿命几乎不受影响。但晚期子宫内膜的预后仍然很差(四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存活率仅15%)。

防癌要趁早,高危因素早知道。那么,子宫内膜癌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有:1、更年期。此阶段妇女往往处于无排卵状态,子宫内膜受到无孕激素对抗的单一雌激素长期刺激,容易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甚至癌变;2、未生育。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多,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下降。因长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与生过一胎的女性相比,较易患此病;3、肥胖。肥胖患者体内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脂肪还有利于雄激素异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有人统计,按标准体重,超重9~23kg,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超重>23kg,则危险性增加10倍;4、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压、初潮年龄早及延迟绝经等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当然,有高危因素并不代表一定会得病,但更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早期症状,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呢?如何才能早期诊断呢?

据统计,子宫内膜癌患者90%都有异常阴道出血的症状。所谓异常阴道出血有两种情况:绝经后阴道出血及未绝经妇女的月经紊乱。需要注意“老来见红”不是返老还童,而是一种疾病的讯号,所以只要有绝经后出血,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尚未决经的女性,若月经淋漓不尽超过两周以上,或是月经刚结束后马上又来,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当然,最终证实80%的异常阴道出血的妇女只是虚惊一场,但进行盆腔超声检查还是很必要的。如果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回声或不规则改变,或者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超过5毫米,就需要考虑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取得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前者与人工流产的步骤差不多,属于盲刮;后者是在直视下检查,准确性更好。这两种操作都属于有创性检查,有一定损伤和并发症,人们不太愿意接受。目前有人通过特殊器械对子宫腔进行冲洗后将脱落的细胞收集起来做病理检查,损伤更小,但准确性相对较差。

另外,目前广泛使用的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癌也有帮助,如果发现异常的细胞(不典型腺细胞),在排除了子宫颈本身的病变后,就要怀疑其上游的子宫内膜是否有病变。取血检查两种分别称为CA125和HE4的肿瘤标志物,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帮助朋友们对子宫内膜癌有更深入地了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警惕性,出现症状,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远离子宫内膜癌的困扰,尽享幸福美好生活。

相信大家对一部名为《滚蛋吧,肿瘤君》的电影都有所了解。剧中女主角面对病魔仍然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人们称道。同时,影片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恶性肿瘤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本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何远离子宫内膜癌?如何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

据统计,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虽低于子宫颈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量摄取动物脂肪、蛋白质,导致雌激素过度的刺激,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子宫内膜癌好发于50岁以上更年期妇女,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不乏30岁即检出的患者。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子宫内膜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绝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预期寿命几乎不受影响。但晚期子宫内膜的预后仍然很差(四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存活率仅15%)。

防癌要趁早,高危因素早知道。那么,子宫内膜癌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有:1、更年期。此阶段妇女往往处于无排卵状态,子宫内膜受到无孕激素对抗的单一雌激素长期刺激,容易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甚至癌变;2、未生育。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多,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下降。因长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与生过一胎的女性相比,较易患此病;3、肥胖。肥胖患者体内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脂肪还有利于雄激素异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有人统计,按标准体重,超重9~23kg,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超重>23kg,则危险性增加10倍;4、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压、初潮年龄早及延迟绝经等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当然,有高危因素并不代表一定会得病,但更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早期症状,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呢?如何才能早期诊断呢?

据统计,子宫内膜癌患者90%都有异常阴道出血的症状。所谓异常阴道出血有两种情况:绝经后阴道出血及未绝经妇女的月经紊乱。需要注意“老来见红”不是返老还童,而是一种疾病的讯号,所以只要有绝经后出血,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尚未决经的女性,若月经淋漓不尽超过两周以上,或是月经刚结束后马上又来,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当然,最终证实80%的异常阴道出血的妇女只是虚惊一场,但进行盆腔超声检查还是很必要的。如果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回声或不规则改变,或者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超过5毫米,就需要考虑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取得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前者与人工流产的步骤差不多,属于盲刮;后者是在直视下检查,准确性更好。这两种操作都属于有创性检查,有一定损伤和并发症,人们不太愿意接受。目前有人通过特殊器械对子宫腔进行冲洗后将脱落的细胞收集起来做病理检查,损伤更小,但准确性相对较差。

另外,目前广泛使用的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癌也有帮助,如果发现异常的细胞(不典型腺细胞),在排除了子宫颈本身的病变后,就要怀疑其上游的子宫内膜是否有病变。取血检查两种分别称为CA125和HE4的肿瘤标志物,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帮助朋友们对子宫内膜癌有更深入地了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警惕性,出现症状,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远离子宫内膜癌的困扰,尽享幸福美好生活。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8-09-07 23:16

王聪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擅长:妇科常见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前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性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 收起

上一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羟化酶缺陷症 (原创)

下一篇: 中老年妇女的难言之隐——盆底功能障碍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