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阴性血型孕产妇抗 D 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韩冰
一、警惕胎儿和新生儿 Rh 溶血病:
Rh 阴性血型妈妈产检时如有发现胎儿全身水肿,或新生儿出生后很快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这时,必须高度警惕胎儿和新生儿 Rh 溶血病!!!
二、 Rh 溶血病会有什么表现呢?
Rh 溶血病症状较重,可造成胎儿重度 贫血 或伴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死胎, Rh 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大多数 Rh 溶血病患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引发胆红素脑病,如不治疗干预,可造成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可留有 耳聋 、 脑瘫 、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并可导致死亡。
三、为什么会出现 Rh 溶血病?
Rh 溶血病是由于母婴 Rh 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先来说说 Rh 阴性血型: Rh 血型系统中以 D 抗原性最强, Rh 溶血病中以 RhD 溶血病最常见。根据 红细胞是否存在 D 抗原,将 Rh 血型分为 “Rh 阳性 ” 和 “Rh 阴性 ” 两类,大家常说的 “ 熊猫血 ” 便是 “Rh 阴性 ” 血。 母亲为 RhD 阴性,父亲为 RhD 阳性,如父亲的 RhD 血型基因为杂合子( Dd ),则胎儿为 RhD 阳性的可能性为 50% ,如为纯合子 (DD) 则为 100% 。
Rh 阴性血型母亲怀有 Rh 阳性胎儿时,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或在遇流产,分娩,羊膜穿刺或输血等情况时,母体皆有可能接触到 Rh 阳性的红细胞而被致敏产生抗 D 抗体。当此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胎儿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Rh 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但可使孕妇致敏,如再次妊娠(与第一胎 Rh 血型相同),即使少量胎儿血(低至 0.2ml )进入母体循环,可产生大量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
四、如何预防胎儿和新生儿 Rh 溶血病?
胎儿和新生儿 Rh 溶血病虽然是先天血型不合导致的,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只要运用正确方法——注射抗 D 免疫球蛋白,预防 Rh 溶血病并不难,爸妈们不用过于紧张。
在抗 D 免疫球蛋白应用之前, Rh 阴性女性分娩 2 胎 Rh 阳性胎儿后发生 Rh 阳性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概率约为 16 %,分娩后常规给予抗 D 免疫球蛋白, Rh 阴性女性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概率下降至约 2 %。妊娠末期常规预防性给予抗 D 免疫球蛋白可使 D 抗原致敏率进一步下降 0.17%~0.28% 。
五、现在,我们知道了注射抗 D 免疫球蛋白可预防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那么,抗 D 免疫球蛋白该何时注射,注射多少剂量呢?
1. 对于所有先前未出现致敏事件( 可能致敏事件包括产前出血、羊膜穿刺、绒毛活检、脐带穿刺、抬头倒转、腹部创伤、异位妊娠、葡萄胎吸引术、死胎、分娩等等 )的 Rh 阴性妊娠妇女,产前常规预防性给予抗 D 免疫球蛋白: ① 在妊娠 28~30 周时给予单剂量抗 D 免疫球蛋白 300ug ( 1500 IU ), ② 或在妊娠 28 和 34 周给予 2 剂量抗 D 免疫球蛋白,分别注射 ≥500 IU 。研究认为单剂量方案的成本效益比更高,孕妇顺从性更好。
2. 若妊娠期间发生潜在致敏事件,应尽快在事件发生 72 h 内注射抗 D 免疫球蛋白。如果因故错过该时限, ≤10 d 注射可能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① 在妊娠时间小于 12 周时,若出现异位妊娠、葡萄胎妊娠、终止妊娠、子宫反复、大量出血引发腹痛时,可预防性注射抗 D 免疫球蛋白,最小注射剂量应为 250IU 。
② 对于妊娠 12~20 周出现的潜在致敏事件,应在事件发生 72 h 内注射 250 IU 最小剂量的抗 D 免疫球蛋白。
③ 对于妊娠 20 周后的潜在致敏事件,应在事件发生 72 h 内注射 500 IU 最小剂量的抗 D 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 FMH 试验。如有需要,应追加抗 D 免疫球蛋白剂量。
3. 婴儿出生后,需要采集脐带血做 ABO 和 Rh 血型鉴定,如果婴儿血型被确认为 Rh ( D )阳性,对于先前未出现致敏事件的所有 Rh 阴性妇女,应在分娩后 72 h 内至少注射 500 IU 抗 D 免疫球蛋白。同时应采集产妇血液样本进行 FMH 试验,根据 FMH 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给予额外剂量的抗 D 免疫球蛋白。
4. 对于先前未出现致敏事件的所有 Rh ( D )阴性妇女,当发生宫内死亡( IUD ),无法取得胎儿样本时,应在确诊 IUD 后 72 h 内预防性给予抗 D 免疫球蛋白,剂量 ≥500 IU ,不需考虑随后分娩时间。
5. 当对 Rh 阴性,且先前未出现致敏事件的妇女在剖宫产术中接受血液回收( ICS )时,或脐带血血型测定结果显示婴儿为 Rh 阳性(或未知)时,应在自体红细胞回输后,给予 1500 IU 最小剂量的抗 D 免疫球蛋白。同时应在自体红细胞回输 30~45 min 后采集母亲血液样本,进行 FMH 试验,根据检查结果以确保给予妇女恰当剂量的抗 D 免疫球蛋白。
(以上参照 2014 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 BCSH )指南:应用抗 D 免疫球蛋白预防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
最后祝愿每个宝宝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介:沈燕,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7 级妇产科专业硕士研究生
导师为韩冰主任医师,擅长高危妊娠、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