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 表现在乳腺上为单纯的肿块,这种表现只是一个标症,它真正的病根是在体内,乳腺纤维瘤是女性气血亏虚, 气血运行 不畅, 症瘕 集聚的一个结果。这就是中医所讲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王常海
的病生于外,其本在内。
中医认为, 乳腺纤维瘤 发病原因多与 脏腑 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 肥甘厚味 ,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 或因 七情所伤 ,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 痰湿 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足阳明胃经过乳房, 足厥阴肝经 至 乳下 , 足太阴脾经 行乳外,若 情志内伤 ,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 津液 凝聚成痰;复因肝 木克土 ,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 痰浊 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 八脉 隶于肝肾, 冲脉 隶于阳明,若 肝郁化火 ,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
肝气郁结 为 乳腺纤维瘤 主要病机,但与冲任失调又有直接关系。女子 乳头 属肝,乳房属胃,脾与胃相表里,肝气宜疏泄条达;若恚怒忧郁,思虑过度,肝脾受损,气滞痰凝及 血瘀 ,出现乳房结块胀痛。《 外科正宗 》云 “ 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 ” 《外症医案汇编》: “ 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 ” 癖核又称为 乳核 ,即乳腺纤维瘤,乳核多见于 20 岁左右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形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不痛,与 月经周期 无关。
中医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等方法来资料乳腺纤维瘤,可使肿块减小,并可预防复发,能起到较好疗效。
一、治乳不离气
《 外证医案汇编 》: “ 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 木气 郁,则为疽;正 气虚 ,则为癌; 气虚不摄 ,为漏;气散不收,为悬; 痰气凝结 ,为癖、为核、为痞。气阻 络脉 , 乳汁不行 ,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舒通 …… 。 ” 这些观点至今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消肿需化痰
既已形成肿块,但治气已难消。肿块为痰、为瘀,尤以津液代谢失常为要,后期可兼血瘀。“痰为阴邪,非阳药不化。”故常采用通阳、温阳之药,酌加活血之品。但应根据兼热兼寒而辨证用药。
三、善后治肾以减少复发
乳腺纤维瘤 是一个很容易复发的病种,治愈后,在尽量避免过分疲劳、过激的情绪波动外,应着重在补肾的基础上以预防其复发。 肾为先天之本 ,它控制着冲、任二脉,实际掌管着调节各种激素的活动及其平衡。因此,在治愈本病以后, 应 对肾阴、 肾阳 进行调补,则可以预防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