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记者:任珊珊;受访专家:张滨,王晓文,林慧,周文营,邓素银)
随着各种家庭电器和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波辐照作为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目前,医学界对电磁波产生的高温效应和辐射争论颇多,认为“电磁辐射可导致男性生精障碍,损害生育能力”的观点几乎成为定论。然而,最近广东医学工作者在实验中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男性在一定强度、时间下接受特定电磁波辐照,可以提高精液质量。”他们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常处在电磁波环境中的人容易生男孩。正、反方观点大相径庭,究竟谁是谁非?抑或电磁波对人类来说原本就是一柄“双刃剑”?目前尚无定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在继续。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性医学科张滨
益精?反方 高频电磁波可提高精液质量有望用于治疗弱、死精子症
辩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不育 与性医学专科张滨教授、王晓文、林慧、周文营、邓素银、张滨教授说,他们从男科门诊随机筛选慢性 前列腺炎 志愿患者33人,他们平均29岁,症状有会阴及下腹部胀痛不适、尿道刺激症状、睾丸坠胀感等,患病时间少的有半年,多的达到8年。研究者采用国产体外高频电磁波热疗机对他们的下腹部进行辐照,在病床下和患者下腹距离皮肤约5 7厘米处放置圆形平行电极板各一块,辐照的温度达39.6℃,每次45分钟,隔天照射1次,以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天,检查患者精液并与辐照前精液对比。
结果表明,辐照前后精子密度和正常形态差异变化很小,精子活动率显著高于辐照前,此外,精子保持快速前向运动显著高于辐照前,而通常认为快速前向运动的精子授精成功的几率更高。张滨表示,这说明一定条件的高频电磁波辐
照有改善精液的功效。
据介绍,以往国外有研究者利用电话机通话时所产生的微波对实验雄鼠进行辐照,每天辐照20分钟,连续1个月,结果发现实验鼠的精子数量、精子形态改变、睾丸组织变化等指标并无明显改变,尽管这一实验不足以说明电磁波对男性生育系统有益,但对于长期以来几乎成为定论的“有害”说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高频电磁波可激活精子
张滨认为,电磁波辐照的频率、强度、时间不同,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不能一概而论“电磁波不利于生殖健康”。
据介绍,近年来电磁波热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疾病,特别是症状较重、经久不愈的 前列腺炎 患者效果较好。电磁波辐照由非热效应和热效应发挥作用,非热效应使包括细菌和人体细胞在内的细胞膜在高频电磁波辐照中产生谐振效应,从而发挥电磁波辐照的生物学作用和治疗作用。
张滨认为,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各级生精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有人认为精子在附睾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热 应激反应 , 应激反应 有调动机体保护精子的潜能。
鉴于临床使用抗菌素治疗死、弱精子症耗时久、效果不明显,而电磁波辐照的特殊效应使得高频电磁波有望成为替代或辅助治疗手段,进入医生的视野。但研究者表示,能否应用于临床治疗弱、死精子症,还有待于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据张滨介绍,他们还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电视台发射塔工作的人普遍生男孩。这是否说明长期接触电磁波会对生育产生微妙的影响?目前还不能下定论。损精?
正方 电磁波辐照抑制精子生成,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应慎用
辩手:解放军第452医院泌尿科肖新民、张德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男科张思孝、李响
电磁波辐照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能够改变睾丸细胞膜的生物学功能,从而抑制精子生成。迄今大量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证实高温及电磁辐射可以导致精子发生障碍,甚至这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据介绍,国内学者曾应用2.45Ghz微波对人类睾丸进行照射,每月1次、每次30分钟,照射3次后,发现精子显著减少,能够起到节育的效果。
解放军第452医院泌尿科肖新民等使用特定电磁波辐射仪(TDP)照射雄性新西兰兔的阴囊,发现照射7 14天后睾丸肿胀,硬度增加,3个月后体积缩小,6个月多数睾丸不同程度萎缩,仅有少数恢复正常。阴囊曲细精管的变性十分明显,且受照射次数越多,病变的严重程度越厉害,这说明特定电磁波对生殖系统组织具有电磁效应、热效应等多种综合作用,电磁效应的影响较小,但热效应的损伤较大,因此,对生殖系统疾病采用电磁波理疗应当慎重。
张滨主任出诊提示:
周一上下午拜康医疗门诊部
周二上下午拜康医疗门诊部
周五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特诊
周五下午拜康医疗门诊部
周六上下午拜康医疗门诊部
周日上下午拜康医疗门诊部
拜康医疗门诊部实行实名预约制,电话020-66288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