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副中肾管一侧发育完全形成单角子宫,另一侧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停滞或未贯通等情况而形成不同程度的残角子宫。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早期多无症状, 部分有下腹隐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破裂则出现腹腔内出血,常常误诊为输卵管妊娠。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仅为总妊娠的1/10万,发生率很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周凯
Buttren将残角子宫分成Ⅲ型:I型残角子宫有宫腔,其内膜具有正常功能,而且宫腔与正常的子宫相通,经血外流无阻,临床上可无症状,多于合并妊娠时发现;Ⅱ型亦有宫腔,但与正常子宫腔不相通,经血外流受阻,可发生严重的痛经或导致 子宫内膜异位症 ;Ⅲ型则为实性残角,无宫腔亦无内膜,可无临床表现。
非妊娠残角子宫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或盆腔包块,妇查于正常子宫旁触及包块,常误诊为 子宫肌瘤 或阔韧带肌瘤,一般经B超及子宫碘油造影可协助诊断,有条件的医院行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处理:非妊娠残角子宫确诊后如年轻者仅切除残角子宫,以杜绝子宫内膜逆流和蔓延的可能;对合并 子宫内膜异位 症者应同时切除患侧附件,保留对侧卵巢,但对年龄较大的病人,应行根治手术为妥。手术中应固定圆韧带在发育侧子宫角部,防子宫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