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简写 PCOS 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症。持续性无排卵、多卵泡不成熟、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和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困扰生育期妇女疾病之一。
什么是多囊卵巢
卵巢改变 两侧卵巢增大,较正常大 2-5 倍,多为结节状且薄膜增厚,坚韧,呈灰白色,皮质内见 12-15cm 大小不等的囊肿。超声显像囊肿多位于边缘,使卵巢声像呈“轮辐状”,连续监测无成熟卵泡可见。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遗传因素:有专家认为 PCOS 是遗传性疾病,可能是伴性显性遗传方式。大多数患者具有正常的 46 , XX 核型。染色体异常者表现为 X 染色体长臂缺失和 X 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嵌合体。
(二)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目前多数学者推断 PCOS 患者卵泡内存在某些物质,阻碍了优势卵泡的选择和进一步发育,使优势卵泡选择受阻是 PCOS 的发病原因。
(三)高泌乳素:约 20% ~ 30% 的 PCOS 患者伴高泌乳素血症。有人认为 PRL 能刺激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因为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有 PRL 受体。
(四)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由于外周雄激素过多,被芳香化酶转化成过多的雄激素持续干扰下丘脑 - 垂体的功能。
(五)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 PCOS 妇女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内环境稳定。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 PCOS 患者无论肥胖与否,即使月经周期正常,均伴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 临床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症主要由于各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所致,并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临床上 PCOS 常始于青春期。生育期以无排卵、不育和肥胖、多毛等典型临床表现为主。到中老年则出现长期的代谢障碍导致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因此,未得到恰当处理的 PCOS 可影响妇女的一生。
1 、月经失调 月经异常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的继续,有时伴痛经。临床上课件月经稀发至闭经的发展过程。少数患者表现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2 、多毛、痤疮 多毛较常见发生率可达 69% 。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 、不孕 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 74% 。异常的激素环境可影响卵子的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甚至胚胎的早期发育,及时妊娠也易发生流产。
4 、肥胖 体重超过 20% 以上,体重指数≥ 25 者占 30% ~ 60% 。肥胖多集中于上身,腰 / 臀比例 >0.85 。多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进 PCOS 的发展。
5 、黑棘皮症 PCOS 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或大或小的天鹅绒样、片状、罩子过度、灰棕色的病变,常分布在颈后、腋下、外阴、腹股沟等皮肤皱摺处,称黑棘皮症,与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6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 血脂代谢紊乱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状态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易导致糖尿病。持续无周期性的高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又无孕激素抵抗,易导致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 内分泌检查
(1) 血清睾酮测定 患者表现血清游离睾酮升高
(2) FSH LH测定 血清LH水平升高,无周期性排卵前锋值出现。约95%的患者LH/FSH升高,在非肥胖的患者中更明显。
(3) 胰岛素测定 胰岛素水平升高,特别是肥胖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学胰岛素反应高亢。
(4) 泌乳素测定 10-30%患者泌乳素升高
2、 超声检查 超声显像可见双卵巢增大,包膜回声增强,皮质内见多个小无回声区,多位于边缘,使卵巢声像呈“轮辐状”无成熟卵泡可见。子宫略小于正常,子宫内膜回声增厚或回声异常。
3、 孕激素试验 孕激素试验阳性
4、 基础体温测定 表现为持续的单相性基础体温,提示无排卵。
5、 诊断性刮宫 于月经前数日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出子宫内膜呈增生或增殖改变,无分泌期变化,大于35岁患者常规诊刮。
6、 腹腔镜检查 镜下见卵巢呈灰白色,单侧或双侧增大,包膜下显露多个卵泡。
7、 代谢的变化 糖耐量试验异常、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如何诊断
1 、 PCOS 诊断标准:
(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初潮建立 2-3 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闭经(停经时间超过 3 个以往月经周期≥ 6 个月);月经稀发,即周期≥ 35d 及每年≥ 3 个月不排卵者;月经规律不能作为有排卵的规律
( 2 )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高雄激素血症:座疮(复发性座疮,常位于额、双颊、鼻即下颌的部位)、多毛(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粗硬毛发);总睾酮、游离睾酮指数或游离睾酮高于实验室参考正常值。
( 3 )卵巢多囊样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 2-9mm 的卵泡≥ 12 个,和(或)卵巢体积≥ 10ml ;
( 4 )上述 3 条符合两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疾病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
2 、 PCOS 诊断的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时诊断 PCOS 的必须条件,如泌乳素水平升高明显,因排除垂体瘤, 20%-35%PCOS 患者可伴有泌乳素轻度增高;如存在稀发排卵或者无排卵,应测定卵泡雌激素 (FSH) 和雌二醇水平,排除卵巢早衰和中枢性闭经等;测定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导致的月经稀发;如高雄激素血症或明显的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应排除非典型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如何治疗
(一) 降低体重
降低体重是多囊卵巢征的基本原则,低热量饮食益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 生活方式的调整 PCOS 患者无论是否有生育要求,首先均应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肥胖患者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耗能锻炼,简体全部体重的 5% 或更多,就能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座疮等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减轻体重至正常范围。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组织 PCOS 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
(二)调整月经周期 PCOS 患者的月经不规律可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量少或闭经,还有一些出血是不可预测的,调整月经周期,可以保护子宫内膜,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1 、口服避孕药:可选择各种短效避孕药,其中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转换,从而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常规用法使在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 1-5 天服用,每日 1 片,连续服用 21 日。停药后 5d 可是撤退性出血,撤退出血第 5 天可重新用药。至少 3-6 个月,可重复使用。口服避孕药可纠正高雄激素血症,改善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同时可有效避孕,改善子宫内膜状态,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2 、孕激素:对无明显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且无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无排卵患者 , 以及无生育要求患者,可单独采用定期孕激素治疗,以周期性撤退出血改善子宫内膜状态。常用的孕激素有安宫黄体酮、微粉化孕酮、地屈孕酮、黄体酮等。
(三)高雄激素的治疗各种短效口服避孕药均可用于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以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因 -35 )为首选;其可通过抑制下丘脑 - 垂体 LH 分泌,而抑制卵泡膜细胞高水平雄激素生成。通常座疮需治 3-6 个月,但停药后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症状将恢复。
(四)促排卵治疗 为使无排卵患者达到排卵及正常妊娠,常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疗效判断可测试和记录 BBT ,促排卵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监测。
(五)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二甲双胍适用于治疗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二甲双胍通过增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抑制肝糖原产生并在手提后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餐后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六)手术治疗 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或腹腔镜下电灼术。适用于血睾酮升高、双侧卵巢增大而 DHEA 、 PRL 正常(提示主要病因在卵巢)者,切除部分卵巢,去除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可纠正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调节紊乱,但切除的部位和切除的组织量与疗效有关,有效率不等。妊娠率为 50% ~ 60% 。术后复发率高,如并发盆腔黏连,则不利于妊娠。腹腔镜下卵巢烧灼术或切除术亦可收到一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