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对孕期妇女的影响
沙眼衣原体(CT):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宫颈粘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最后导致不孕或输卵管妊娠;CT感染者还可引起免疫性不孕。妊娠期CT感染可使妊娠过程恶化,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肺炎的原因之一。 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严炜
传播途径: 性交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少见。孕妇患病,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通过宫内、产道及出生后感染(母乳、空气、衣物等)。经产道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因此宫颈CT阳性孕妇阴道分娩易引起CT垂直传播,但这并不表明宫颈CT阳性孕妇必须行剖宫产,因为CT是一种可治愈疾病。加强孕前、孕期CT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很好,尽可能避免剖宫产。
杨萍研究分娩方式为顺产及剖宫产且患病的新生儿,发现顺产发病率高于剖宫产,究其原因,剖宫产可能是由于该类新生儿的母体胎膜破裂导致胎儿宫内感染;而顺产患病的新生儿,主要是经过产道感染所致。由此可知,CT阳性孕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可以不同的传染途径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患病。
影响: 女性生殖道CT感染首发于宫颈,并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沿宫颈柱状上皮上行,致子宫内膜炎、羊膜绒毛膜炎等,多数学者认为感染的绒毛膜、羊膜因炎症血管的细胞渗出,引起白细胞浸润、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弹性减退或消失,致脆性增加,坚韧度下降,引起胎膜早破。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表现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睑肿胀,睑结膜发红、水肿,同时伴有分泌物)与肺炎(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可持续且逐渐加重,血内IgM、IgG和IgA均增高)。出生新生儿血清衣原体IgM阳性,表明宫内感染。结膜炎在产后1-3周出现症状,沙眼衣原体肺炎多在生后6周至6个月内发生。研究表明CT阳性者的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高于阴性者,这可能是与CT感染发展到宫内感染,引起胎儿血氧供应不足,胎儿在宫内慢性缺氧有关。
孕期筛查 :由于85%-90%的CT感染无症状,高危人群中的筛查就显得尤其重要。高危人群指:年龄<24岁,尤其<20岁有性生活史;患有其他STD感染,尤其伴淋球菌感染;多个性伴侣、首次性交年龄小;性伴侣患有CT感染;经济地位低、受教育少;性交后阴道流血者;宫颈炎、反复阴道炎及盆腔炎病史等。美国预防医学学会、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和加拿大预防保健工作组指南均将☆孕妇☆列为CT筛查对象,强调所有妇女在妊娠最初三个月或首次产前就诊时都进行CT筛查,有的还指出高危人群在妊娠最后三个月复查。有证据表明,对孕期妇女进行衣原体的筛查,可以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国外有两项观察性研究显示,对孕期CT感染进行治疗可减低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和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 妊娠后,在进行衣原体感染筛查时,沙眼衣原体阴性者可继续妊娠;沙眼衣原体阳性者,若害怕妊娠期发生胎儿或婴儿感染,又非迫切要求生育者最好做人工流产。中、晚期感染者可继续妊娠,但必须治疗。
治疗: 由于考虑胎儿因素,治疗宜选用大环类脂类、羟氨苄青霉素等,不能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常用药物为红霉素500mg,口服,4次/天,连续7d;阿莫西林500mg,口服,3次/d,连续7d;阿奇霉素1g口服(单剂)。Kacmar等对妊娠小于33周的妇女进行一项随机、单盲研究表明:上述三种用药疗效一致,治疗效果好。
孕期治疗首选红霉素, 本品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但浓度不高,目前暂无对胎儿影响方面的文献报道,但孕妇应用时仍宜权衡利弊;本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若消化道反应重者,可改用阿莫西林, 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 。刘志勤等对120例CT感染患者采用红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愈率89.17%,效果良好。
若上药无效,可选用阿奇霉素1g单剂量口服,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几乎达100%。阿奇霉素动物实验对胚胎无损害,对人类目前尚未见到对胎儿有影响的报道,其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预防新生儿结膜炎可在出生时用0.5%红霉素眼膏涂眼1次或1%硝酸银溶液滴眼1次。
支原体对孕期妇女的影响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原核微生物,主要寄居于人体的泌尿生殖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目前发现寄居人体的有16种,其中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支原体(UU)最常见。有关支原体致病性已有许多报道,其阳性率达50%-60%,感染支原体可引起免疫性不孕。孕妇感染UU及MH后,在妊娠16-20周易侵袭羊膜,损伤胎盘,造成绒毛膜炎,导致晚期流产、早产或死产,存活胎儿可能发生先天畸形。 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一般在孕中期感染胎儿,而且二次中孕流产者支原体检出率显著增高。支原体感染不仅引起中期妊娠的流产,还是引起早期妊娠流产、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MH 感染多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和输卵管炎,UU多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国外报道6%-75%的成人(孕妇可达80%)存在无症状的解脲支原体感染。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存在于女性阴道、尿道口周围、宫颈外口及尿液中,亦可引起母儿垂直感染。
解脲支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导致早产、死胎,或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呼吸道感染。在早期妊娠中,UU感染影响受精卵着床及发育可导致不孕或早期流产。孕期UU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张凤云等研究发现胎膜早破是UU感染的孕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不良妊娠结局,孕期UU感染者胎膜早破发生率高达31.4%,远远高于孕期无UU感染者。因此在孕前检测生殖道是否有支原体感染,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是保障妊娠期安全的必要措施。
存在解脲支原体感染,应于治愈后再怀孕;其次,妊娠早期检测,若检测为阳性,应及时治疗,以免对胎儿构成损害。亦有报道人型支原体的感染也可引起早产及早产儿的感染。
治疗:孕妇首选红霉素250mg,每日4次口服,连用14日。新生儿支原体感染选用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