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到0.7%,发病年龄以30到50岁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肝血管瘤病因不明,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大多数瘤体生长缓慢,恶变罕见,但也有部分肿瘤生长较快。小血管瘤可无临床症状,常体检时发现。较大体积血管瘤,可因牵拉肝包膜或压迫胃肠道等邻近器官组织而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瘤体生长到一定体积可出现自发或外伤破裂出血,一旦破裂,病死率达到70%。
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及瘤体的生长速度和有无恶变。一般来说,瘤体直径大于5公分或瘤体毗邻包膜时,由于易受到外力导致大出血,需要及时治疗。肝血管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对血管瘤的治疗多数选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栓塞术,微波固化术以及射频治疗。通常,将肝动脉栓塞术作为治疗的首选。仅仅在患者大腿上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通过导管导丝即可栓塞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从而使血管瘤缩小进而消失,术后两、三天就能出院,定期复查即可!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到0.7%,发病年龄以30到50岁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肝血管瘤病因不明,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大多数瘤体生长缓慢,恶变罕见,但也有部分肿瘤生长较快。小血管瘤可无临床症状,常体检时发现。较大体积血管瘤,可因牵拉肝包膜或压迫胃肠道等邻近器官组织而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瘤体生长到一定体积可出现自发或外伤破裂出血,一旦破裂,病死率达到70%。
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及瘤体的生长速度和有无恶变。一般来说,瘤体直径大于5公分或瘤体毗邻包膜时,由于易受到外力导致大出血,需要及时治疗。肝血管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对血管瘤的治疗多数选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栓塞术,微波固化术以及射频治疗。通常,将肝动脉栓塞术作为治疗的首选。仅仅在患者大腿上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通过导管导丝即可栓塞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从而使血管瘤缩小进而消失,术后两、三天就能出院,定期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