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治疗 (原创)

曹立幸
曹立幸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中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异位的子宫内膜最常出现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凹、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处,故亦称为“盆腔内异症”。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估计人群中约为 5 %~ 15%,多发于25~45岁的妇女,是造成不孕或慢性盆腔疼痛的潜在原因 之一 。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曹立幸

中医学文献中没有 “内异症”的病名记载,但在“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病症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中医学认为,内异症是异位的内膜有周期性的出血,蓄积于局部,并引起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其病位在下焦,胞宫、胞络为病。 外感六淫,如寒、热、湿邪;情志因素, 如怒、思、恐;生活因素,如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逸失常;以及环境因素、 体质因素的作用,均可相互影响致机体气血运行失调,或虚或实导致 下焦 瘀血形成,是常见的病因。 血瘀是内异症的病理实质。瘀阻冲任、胞宫胞络,经行不畅, “不通则痛”发为痛经。瘀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或瘀伤脉络,络伤血溢,亦可致 月经过多 与延长、 淋漓不净 。当瘀阻冲任、胞宫,令胞脉受阻, 有 发为不孕 可能 。血瘀日久,积结成癥瘕包块。

本病常见的分型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结、痰瘀互结、气虚血瘀和肾虚血瘀。

现代医学对内异症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探索中,目前认为病因尚未明确。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是经典 认识 。子宫内膜发生异位后,能否形成内异症可能还与内分泌因素 、 免疫因素与炎症、 在位内膜的特性 、遗传 等因素有关 。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大致可分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还有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和其他部位的内异症。

临床表现 : 病史 , 凡育龄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或 不孕史,盆腔检查扪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需考虑 内异症 存在 。症状 , 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约 25%患者无明显不适。

1 . 痛经和下腹痛。 2 . 月经失调 。 3 . 不孕。 4 . 性交痛。 5 . 其他特殊症状。身体其他任何部位有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和生长时,均可 引起 病变部位出现周期性疼痛、出血或块物增大。

诊断 :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 B超、腹腔镜 手术 、病理 检查等 可 明确诊断 。

治疗 : 目的是减灭和消除病灶,缓解和解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治疗的基本考虑是年龄、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性、病变范围、既往治疗史、患者的意愿。治疗措施要规范化与个体化,对盆腔疼痛、 不孕 以及盆腔包块 、复发 的 情况 治疗要分别对待。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包括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育治疗等。

中医 学认为 血瘀为本病的关键,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 在此基础上进行 辨证论治 。根据不同证候类型, 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结、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肾虚血瘀等 ,并结合 痛经、癥瘕 包块 、 月经不调 、不孕 等不同 主症 治疗 。因本病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治疗时尚须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及不同体质分别论治。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为主;经后 扶正祛邪 为主。

常用内服方剂包括 膈下逐瘀汤 、 少腹逐瘀汤 、 清热调血汤 、当归芍药散、 桃红四物汤 、 理冲汤 等 。外治法 主要有 中药保留灌肠 、 贴敷法 、 针灸疗法 等 。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7-06-30 17:33

曹立幸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妇科
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疼痛、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上一篇: 超促排卵,卵宝宝可不是多多益善哦! (原创)

下一篇: 中医对妇科病常见病因的认识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