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正确认识中医的“肾”和“肾虚”

肖岚
肖岚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中医科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医科肖岚
     中医的肾和现代医学的肾脏概念有所不同。现代医学的肾就解剖实体及其生理功能而言:两个肾脏呈蚕豆形,位于腹部深处、肋骨的下方,它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肾脏主要清除我们体内的毒素、废物及过多的水分;除此之外,它还协助我们机体控制血压、调节电解质浓度、调节酸碱平衡、产生红细胞和保持骨骼健康。
      中医学中的肾是人体五脏六腑中尤其重要的一个“脏”。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
      肾藏精。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肾主水,司开阖,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重要作用,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
      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因此,肾对生长发育、衰老、生殖、骨骼、智力、头发、牙齿、大小便、耳及听力、唾液、血液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其综合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内分泌、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管、消化、运动、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作用,中医的“肾”大大超过了泌尿系统的范围。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先天之本是指人立身之本,“人始生,先成精”,而肾藏精,故肾为先天之本。元阴是指阴精,元阳是指元气,元阴元阳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从孕育成形到发育壮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肾主藏精,以气为用,肾气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的全过程,也关系着人的生殖能力。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正是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不同生理状态。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盛,乃至达到极点,体壮实,筋骨强健。而待到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打个比方,假使人是棵大树的话,肾就象大树的树根一样,根深方能叶茂,同样道理肾好身体才好。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提及肾虚,其实肾虚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中医把肾所藏之精气看作是生命的原动力。当人们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或年纪增大,或劳逸过度、或久病、病后失于调养,人体的精气也就不足了,自然会体质下降,就会出现许多相应的征候群,中医就称之为肾虚了。肾虚,精气神必衰,功能必下降,导致疾病,影响寿命!
         肾虚的症状很多,在脑力方面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在情志方面可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 抑郁 等。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则子宫发育不良,卵巢早衰闭经、 月经不调 ,性欲减退,不孕等。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等。此外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听力衰减,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或是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色斑,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 脂肪堆积 ;男性早秃等。
         谈及肾虚,我们还要纠正一些对肾虚的认识误区。首先,很多人认为阳痿就是肾虚,实际上阳痿诱因众多,并非肾虚的代名词。其次,认为体弱就是肾虚,体弱是为虚症,但并不等于就是肾虚,因为如脾胃受损、肺气亏虚、肝血不足等也可以引起体质虚弱。再次,误以为肾脏病都是肾虚,中医的肾虚可以是疾病所致,也可以是衰老的结果,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的概念,而不一定指人体解剖上的肾脏有了病变。因此肾虚并不等于肾脏有病。还有人觉得怕冷就是肾虚,肾主一身之元阳,故肾阳亏虚者,大多畏寒怕冷,肢体冰凉,但这其中有表证与里证之分,如外感表症也会出现怕冷恶寒,里证又有脾阳不足与心阳不足之分,不可全归之于肾虚。
            肾的作用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中精气不足、肾阴偏衰、肾阳偏衰或阴阳两衰的病理变化。
            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滋润、濡养作用的称肾阴,又称元阴、真阴;
            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推动、温煦作用的称肾阳,又称元阳、真阳;
            肾气--可以理解为就是肾精加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种生理功能;
            肾阴虚证候--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以虚热证为主)
            肾阳虚证候--面色白或黎黑,腰膝酸冷、畏寒怕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沉迟等(以虚寒证为主)
            肾气虚证候--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不尽,或小便失禁,早泄,月经淋漓不尽,胎动易滑(无明显偏寒或偏热)
            肾阴阳两虚证候--兼有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若干症状,如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畏寒怕冷、四肢发凉、失眠多梦、阳痿早泄、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一般而言,如果把肾阴虚看成是物质上的缺乏,肾阳虚就是功能上的匮乏,肾阴虚也好、肾阳虚也好,如果匮乏到一定程度了,就会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导致肾阴阳两虚。肾阳虚治疗以温肾补阳为主,补阳药多是温热药,如附子、肉桂、鹿茸、桑寄生、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等;肾阴虚治疗以补肾滋阴为主,补阴药多是甘凉药,如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子、西洋参等。补阴代表方是六味地黄丸,补阳代表方有金匮肾气丸。由于中医还讲究“阴阳互根”,因此治疗中还要做到“善补阴者,阳中求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即治疗肾阴虚要在大队滋阴药中加上几味补阳之品,同样,治疗肾阳虚要在大队补阳药中加上几味滋阴之品,如此才能效果显著且巩固。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1-12-28 22:27

肖岚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中医科
擅长:神经科、妇科、内科疑难杂病及亚健康调理,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难治性皮肤病,针灸/穴位埋线抗衰镇痛等。

上一篇: 慢性肾炎该如何治疗?

下一篇: 如何区分肾阳虚、肾气虚、肾阴虚、肾精虚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