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中医对中暑的认识及防治特点 (原创)

黄道生
黄道生主任医师 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医科

    据媒体报导,入夏以来,国,内外持续高温的地区,因高温天气而致死者数以千计 ( 注 1) 。这些惨境和死亡者,属于中医学中的 中暑和暑厥范畴。我们的祖先对 其早有较深认识,历代以来积累了较多经验。故乐于报告:

  中暑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发于暑热夏季(夏至后)或高温环境下感受暑邪致病。主要症状,早期或轻症;疲软。头 昏 发热 , 口渴 , 汗出的称中暑。中晚期高热 , 突然昏倒,四肢凉冷称为“暑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医科黄道生

一病因病机

病因

暑邪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乃暑邪致病的形像描述。清.叶天士:提出:“夏月受熱,昏迷若驚,此為暑厥。即熱氣閉塞孔竅所致 ’’ 。暑是六气之一 . 。自然界的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以适应春,夏,秋,冬寒,热,温,凉的变化 ,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 如在寒冷的冬天 , 机体主动采取保暧措施 , 调动阳气的温煦功能 . 适应寒冬; . 在炎 热的夏天 ; 机体会主动采取降温措施,启动卫气的开合功能,以出汗等方式,才宣泄热能,适应环境 . 。

这叫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 , 一,称之为 ” 天人合一 ”, 若 这种相对稳定和平衡被破坏 ,, 六气就变为邪气了 , 称之为 ’’ 六淫 ’’ 。成为致病因素, . 暑邪便是这样形成的。

” 天人合一 ” 在什么情况之下会被破坏呢 ?

1 天候气象的剧烈变化 , 超越人体的调控界限如气温大于 > 35— 最近在巴其斯坦出现的热浪甚至 > 45 度。大大超越了机体的调控能力。

2 人体自身正气虚弱。失去抵御淫邪的能力 : 如:年老体弱者。患各种疾病者如糖尿病 、 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肥胖者,各种心脏病 、、 血液病 、 肾脏病 、 硬皮病等。孕妇,儿童,体力劳动过于疲劳者

病机

暑邪从皮毛 、 孔竅 、 经络而入,暑热壅滞于里,不能排泄于外。 ( 中暑 ) 蓄成高热 , 使 、 心,脑,肺,肾功 能失调 . 是本病基本病机。 暑邪所致病理损害,主要通过如下途径;

外扰 :(经络)—卫气失调——孔 窍 皮毛—张而不合:多汗伤津耗液 ; 或闭而不开(体温 >40C 无汗 ) ;亢热壅盛 ( 中暑 ) _

内侵( 脏腑 : )入—血—心—脑——肺—肾— ( 暑厥 )

血脉功能失调—气滞血瘀—阳气不能布达—四肢 厥冷

脑 : 热拢神明—昏迷或谵语

肺 : —宣发功能失调,宗气遏阻—喘喝难安 ( 呼吸困难 )

肾——由于失液失津——肾开阖失常——少尿或无尿

二证侯 诊断 :

 

证侯

发于夏季高温时季和高温环境,早期症状轻者可见身热;面红,口渴,头昏,头痛,疲乏等为中暑;严重者高热,突然昏仆,神智不清,谵妄,舌红干,脉洪数。或四肢凉冷。血压下降属于暑 厥。

证侯分析:夏季冒暑行走或高温作业,感受暑邪,暑热内闭,蒙塞清窍,则猝然昏厥;扰乱神明,则神智昏乱,狂妄谵语,暑热内袭,热郁气逆,故见头晕头痛;暑热内蒸,则汗出、面赤、身热。舌红干,脉洪数。暑热内盛,络脉皮毛汗窍阻塞 , 气血不能布达则四肢凉冷。

诊断

1 发于 : 夏季,起病突然

1 在高温环境下劳作者和生活者

3 或有先兆症状

3 突发高热,昏厥 , 排除其它因素所致者

4 符合上术中暑证候和暑 厥证候者即可诊 断

三、治则治法

清暑降热,开窍醒神 , 培津益气。

(一)急救处理

1 首先将患者脱离高温现场,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之处。

2 降高温

中暑高热,伤津耗液,损害脑细胞,扰乱神明,可逆变而为 厥脱。当果断处理。临证时宜察其有汗,无汗?

有汗属表虚宜清暑益气,可用冷 冷敷法 。诚如 <<< font=""> 黄帝内经 >> 谓 : “治诸热病,以饮之寒水,必寒衣之,居之寒处,身寒而止”。民间常用井底泥(或井水泉水浇湿棉布,毛巾)外敷胸,腹部。或将患者仰卧于阴凉地面上再取黄坭(用凉水调和)敷于胸腹以散热,反复更换鲜坭。此法被称为“卧地泥罨法” , 近似当代睡冰床、戴冰帽穿冰衣,冷水浸泡或淋浴、等冷敷法退高烧。现代国际上采用的亚低温治疗发展了传统的方法 , 有条件的均可选用。

无汗者属于表实。宜发汗透表除热,忌冷敷。亦如古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觯”。余常用香 薷散合麻杏石甘汤加柴胡,葛根,每获良效。

3. 针灸治疗

  取穴:合谷、人中 ( 、神门、内关 ( ,均用泻法,点刺十宣穴 ( 十指尖端 ) 出血少许。足三里、曲池、百会、用补法。

3 刮痧

用手指箝扭 , 或用边缘光滑嫩竹板或牛角板 、 瓷片 、 小汤匙 、 铜钱 、 硬币等作工具,樵食油或清水少许搽于患者胸腹 、颈背及四肢弯曲处 , 由上至下 , 由内到外反复刮动。以局部皮肤 , 现红紫现象为度

4 推拿

撮起印堂再分左右推至太阳穴,揉按数圈后绕过耳后往下推至两肩,并反复抓撮揉按肩部肌键、三角肌和胸大肌。胸部从膻中分两侧绕乳房推向腰部,同时反复撮起膻中穴和两侧腹外斜肌,撮起处可见紫红疹斑即止。然后抓捏两手臂,并以拇指分别掐合谷穴、人中穴。

5 中成药

宜于高热神昏者。可选用:

( 1 )安宫牛黄丸(《临床实用药物手册》。规格:蜜丸 每丸重 3g .,1,5g/,3g 。散剂每瓶 1.6g ,用法与用量:口服:蜜丸一次 1 丸,每日 2-3 次 , 散剂每次 1 瓶,每日 1-3 次

( 2 )紫雪丹口服,每次 1.5-3g ,每日 2 次。

( 3 )醒脑静注射液 2mL/ 支。肌肉注射: 2-4mL/ 次, 1-2 次 / 日

6 单方验方

( 1 )口服西瓜汁以及生石膏及滑石煎水等。

( 2 )藿香、佩兰 , 等煎服

7 .其他治疗

吸氧,输液,等措施。

(二)后续治疗(此文从略)

辨证治疗可区分为气虚热盛,暑热壅盛,暑热动风(由执业医师掌握)

若为暑厥或厥脱证即休克状态 , 可参拙著 《厥脱病证与休克研究》 ( 注 2) 处理

四,预防

1. 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预防各种疾病等。

2. 合理安排工作和户外活动时间。在高温时段避免强劳力活动,外出时当采取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太阳镜、打遮阳伞 , 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穿浅色,纯棉衣服最为透气 , 勿打赤膊, .

3 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 . 宜清淡 、 清凉 、 新鲜 , 富含维生素 、 蛋白质类 、 疏菜 、 水果 、 豆制品等。不宜饮酒 、 喝咖啡 、 抽烟 、 不宜进食辛辣 , 不宜重油 , 不宜暴饮暴食 ..

4. 注意补充水份和盐 . 特别在出汗多的情况下要多喝水 . 宜于西瓜汁、姜盐汤、凉茶、绿豆汤等。适宜蔬菜果品 : 如莲藕、莲子、百合、黄瓜、西瓜、苦瓜、西红柿木耳、扁豆、绿豆、芹菜及豆腐(含石膏)。 .

5 . 及早发现中暑先兆,采取措施及时治疗 , 防止 厥脱证 。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

附 :

黄氏 ( 圣翼 ) 凉茶方 : 玄参 30g 麦冬 30g 杭菊花 30g 金银花 30g 香薷 15g 薄荷 15g 滑石粉 30g 甘草 20g 白参 须 ( 年老者加用 ) 20g

头煎加水 1500 毫升煎成 800-1000 毫升 , 取药汁后 , 再加水 1000 毫升煎取药汁 500-600 毫升 , 混合入容器 , 冷却备用 . 上药为一天量 , 可供四口之家饮 .

 

注 :

1 中新网 6 月 28 日电: 巴基斯坦 … ,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已有 1233 人因高温天气死亡。

2黄道生著 《厥脱病证与休克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3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5-07-06 19:22

黄道生主任医师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医科
擅长:内科疑难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病及厥脱病证防治等

上一篇: 何谓厥脱病证 (原创)

下一篇: 尊师先父黄公(圣翼)凉茶方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