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指患者由于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而导致一系列更年期症状和生殖能力下降。随着当今社会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趋于年轻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DOR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0%,在不孕患者的人群中约占10%。现代医学认为,年龄、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社会与环境因素、 感染 、医源性损伤、多次孕产等因素均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病有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在1-6年间发展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0F)。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患者常表现为月经模式的改变,伴随着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而出现经断前后诸症,或部分患者月经模式尚正常,但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不孕,若不加干预,随着卵巢储备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 闭经 ,保存仅剩的卵巢功能并预防其向卵巢早衰发展是亟待医学工作者解决的难题。目前西医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治疗主要采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卵巢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尤其对于 不孕症 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受孕率低、流产率高等不良妊娠结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针灸科杨丽昆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卵巢早衰的第一个阶段,选择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期开展针灸临床治疗的研究,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预防卵巢早衰具有重要意义。针灸疗法在治疗DOR方面,因其效果好、副作用少、便于接受等优势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肯定,同时冲任脉对调理妇科内分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