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养生理念发展而来的。对于一些在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这些病症在冬季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体现。“三伏天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张琦斐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穴位,分别于三伏天各贴敷一次的方法即三伏天灸,以连续治疗3-5年疗效最好。
适应症:
-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
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脾胃虚弱;
-
皮肤疾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等;
-
其他:阳虚型体质人群。
禁忌症:
-
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患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咳喘发作期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注意事项:
-
药物穴位敷贴后如有局部皮肤瘙痒,发红,水疱属正常现象,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一般贴敷2-4小时后自行揭除即可;
-
贴敷期间慎食寒凉肥甘厚腻之品,贴敷后24小时之内禁用冷水洗澡,不暴晒;
2015年三伏天灸时间
初伏:2015.7.13-7.22
二伏:2015.7.23-8.1
末伏:2015.8.2-8.11
预约地点: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针灸科 张琦斐主治医师
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全天门诊
即日起开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