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伟 沈坚华
[ 摘要 ] 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同时设单纯补肾方20例做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数及生育力改变情况。结果:30例补肾调肝方组总有效率为73.3%。单纯补肾方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精子密度和生育力指数分别为:13.97. + 4.49,43.81 + 11.25;12.41 + 7.02,32.88 + 9.84。4.21 + 3.61,10.72.81 + 9.46;4.62 + 3.78,5.67 + 4.18。结论:补肾调肝方和补肾(五子衍宗丸)方对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精子数皆有明显疗效,但补肾调肝方在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生育力方面明显优于补肾(五子衍宗丸)方。 广州荔湾区中医院不孕不育科杨洪伟
[ 关键词 ] 特发性少精症 ;生育力;补肾调肝方
[ 主题词 ] 少精症 / 中药疗法 补肾 调肝
少精症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ml(或精子总数低于4000万),是引起男性不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们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于2003年~2006年我院 不孕不育 专科诊断为特发性少精症的不育患者,50例患者中,年龄27岁~43岁,平均33.7岁,其中补肾调肝方组30例,平均年龄34.58±5.12岁,补肾方组20例,平均年龄33.27±4.78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治疗、随访。
1.2 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者,列入入选病例。
诊断标准:按照WHO《人类精液和精子-宫颈粘液接触试验手册》的标准进行诊断 [1] 。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毫升者(或精子总数低于4000万)且无明显病因者。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且资料比较完整者。
排除标准:A、合并有 精索静脉曲张 、染色体异常、隐睾及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或精神病患者。
B、存在性功能障碍因素。
C、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同时接受多项其它治疗者。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者纳入本临床观察,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补肾调肝方组、补肾方组,收集病例补肾调肝方组30例,补肾方组20例。
补肾调肝方组;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补肾调肝方组成如下: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覆盆子15g、车前子10g、淫羊藿15g、山萸肉12g、熟地20g、鹿茸3g、柴胡10g、枳壳10g、白芍25g、甘草10g。以上药加水后,经多联提取罐提取后,制成口服液。每次40ml,每日3次(120ml相当于一剂中药常量)。服药3个月、6个月后,分别复查精液。
补肾方组;采用补肾方治疗。补肾方组成如下: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覆盆子15g、车前子10g、淫羊藿15g、山萸肉12g、熟地20g、鹿茸3g。以上药照前法制成口服液。每次40ml,每日3次。服药3个月、6个月后,分别复查精液。
2.2 检测方法:为减少检验误差,统一精液离体后1小时进行检测,专人使用清华同方精子动(静)态图象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2.3 观察方法:治疗前,先测定患者精液动态分析,治疗3个、6个月后再分别测定患者精液动态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自身生育力指数、精子密度。
2.4 生育力指数计算方法:
生育力指数:按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的生育力指数。
I=S×D×V/(A×1000)
其中,I为生育力指数,S为精子活力得分(精子活力级数乘以百分率,精子活力a级分值为4,b级为3,c级为2,d级为1),D为精子密度(10 6 /ml,若精子密度>10 8 /ml按10 8 计算),V为精子平均运动速度(μm/秒),A为畸形精子百分率,1000为常数。
2.5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SPSS10.0软件,利用t检验和x 2 检验进行比较。
3 观察指标:
⑴精子密度
⑵生育力指数:按以下公式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计算。
I=S×D×V/A ×1000
其中,I为生育力指数,S为精子活力得分(精子活力级数乘以百分率),D为精子密度(10 6 /ml,若精子密度>10 8 /ml按10 8 计算),V为精子平均运动速度(μm/秒),A为畸形精子百分率,1000为常数。
4 疗效判定:
治愈:精子密度>2000万/毫升,生育力指数(I)≥20
显效:精子密度>2000万/毫升,生育力指数(I)10—20之间。
有效:精子密度>2000万/毫升,生育力指数在10之下。
无效:精子密度<2000万/毫升,生育力指数在10之下。
5 结果与结论
5.1 治疗结果
(1)30例补肾调肝方组特发性少精症不育患者经治疗3~6个月后,治愈9例(30.0%),显效8例(26.7%),有效7例(23.3%),无效8例(16.7%),总有效率为73.3%。20例补肾方组特发性少精症不育患者经治疗3~6个月后,治愈3例(15.0%),显效6例(30.0%),有效3例(15.5%),无效8例(35.0%),总有效率为60.0%。
(2)30例补肾调肝方组特发性少精症不育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分别为:13.97. + 4.49, 43.81 + 11.25(P<0.05);生育力指数分别为:4.21 + 3.61,10.72.81 + 9.46(P<0.05)。20例补肾方组特发性少精症不育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分别为:12.41 + 7.02 , 32.88 + 9.84(P<0.05)。生育力指数分别为:4.62 + 3.78 ,5.67 + 4.18(P>0.05)。
治疗前后两组精液密度、生育力比较(见下表)
治疗前后两组精液密度、生育力比较
精子数10 6 /ml 生育力指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补肾调肝方组 13.97. + 4.49 43.81 + 11.25 4.21 + 3.61 10.72.81 + 9.46
补肾方组 12.41 + 7.02 32.88 + 9.84 4.62 + 3.78 5.67 + 4.1
P>0.05 P>0.05 P>0.05 P<0.05
5.2 结论
补肾调肝方和补肾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都能有效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的精子密度和生育能力,治疗前后两组精子密度和生育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补肾调肝方对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的生育力优于单纯补肾方。
讨论:
少精症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毫升者 [1] ,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特发性少精症约占男性不育患者的11%~15% [2] 。中医药治疗少精症具有独特的疗效,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的盛衰,肾精的盈亏,决定人的生殖能力。《内经.上古天真论》云:"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而无子"。元代朱丹溪云“有精虚精弱不能成胎者”,可见肾所藏之精的亏虚是造成少精症的根本原因,也是采用补肾益精为主治疗少精症的依据,因此治疗少精症多以补肾为主 [3 、4] 。生精功能低下在单方方面主要由五子衍宗丸或右归丸为主的方剂进行加减临床应用 [5 、6] 。
由于肝肾同源,肾藏精,肝藏血,肾精要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精与血互相滋生;病理上,阴液不足,可导致阳的偏亢,阳偏盛反过来又可消灼阴液,导致阴液更加不足;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经络走向上,肝经的循行路线是环绕阴器;心理上,久患不育之人,心情难免 抑郁 而失疏泄,而肝是主疏泄。可见肝与肾生理上互为滋生,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治疗精子减少症,不仅要补肾,还要调肝。
补肾调肝方是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础上,配合调肝的四逆散加减而成,对治疗少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7] ,临床观察表明,补肾调肝方和补肾方在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精子密度方面都有较好疗效,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提高患者整体生育力方面,补肾调肝明显优于单纯补肾,证实了治疗精子减少症,不仅要补肾,还要调肝的看法。
参考文献:
[1] WHO编. 人类精液及精液-宫颈粘液相互作用检验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89:24.
[2] 中华男性学编委会. 中华男性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609
[3] 邱永生. 生精汤治疗少精、弱精症71例报告.江西中医药.1999,30(4):13.
[4] 吴锁林. 生精汤治疗少精、弱精症90例临床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9(9):1682-1683.
[5] 曹一平.四君五子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36例.陕西中医.1996,17(10):433
[6] 周来民.右归饮治疗肾阳虚男性不育102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6):376-377.
[7] 沈坚华.补肾调肝法治疗精子极少症126例.新中医.1998(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