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流产 对于所有家庭来说都是件伤心事,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可最终是白白欢喜一场。有调查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孕期前三个月发生自然 流产 的几率大概为 15% ,其中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果是偶发一次 流产 或胎停,则不必过于紧张,这是机体对胚胎进行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但如果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 2 次及 2 次以上的自然 流产 ,即复发性 流产 ,就要引起注意了。 流产 的次数越多,复发性就越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孟艳
复发性 流产 的原因很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殖系统解剖异常等,血栓前状态这一因素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早在 1994 年就有研究发现大约有 67% 的复发性 流产 患者有纤溶系统缺陷, 66% 的复发性 流产 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
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过程,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改变。如果在妊娠期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系统出现异常,可发生病理性高凝,形成血栓前状态,继续发展则会形成血栓。血栓前状态时会引起胎盘和子宫局部组织形成微血栓和梗死灶,胎盘的血液灌注量下降,引起胚胎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或 流产 。
抗凝治疗被公认为是对于血栓前状态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中药等。其中,低分子肝素配伍小剂量阿司匹林占重要地位。低分子肝素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液黏滞度,增加胎盘组织的血液灌注量,还能抑制滋养细胞的凋亡,调节滋养细胞增殖,保护胚胎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攻击。有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反复 流产 女性,其再次妊娠结局不良,活产率只有 20% 左右,而孕期尽早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明显提高活产率。
国内外文献报道,妊娠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于母、胎都是比较安全的。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增加胎儿出血事件的发生。另外,低分子肝素不分泌于乳汁中,在哺乳期也可以安全使用。低分子肝素主要可引起母体的不良反应有 : 过敏 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及 骨质疏松 等。对于 骨质疏松 ,通常可以合并使用钙剂及维生素 D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