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备 孕 宝 典 (原创)

陈怡
陈怡主治医师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

拥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是每对备孕夫妇的愿望,科学合理的孕前保健通过评估和改善备孕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实现备孕夫妇的这一基本愿望。为此给出以下建议: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陈怡

1.有准备、有计划地妊娠,尽量 避免高龄妊娠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 25~29岁,分娩时≥35岁则为高龄妊娠。

2.合理营养, 控制体重

由于身高差别,衡量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通常用体重指数( BMI)来表示,中国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9~24之间,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妊娠有不利影响,低于19为低体重,大于25则为 肥胖 。

3.补充叶酸 0.4~0.8毫克/天,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无脑儿、脊柱裂等)儿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毫克。(具体补充方法会另有文章说明)

4.有遗传病、慢性病和传染病者,应在准备怀孕前予以评估并进行相应治疗。

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将孕期的用药按照安全性分成5级,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孕期用药较为全面的指导意见。

A类药物是最安全的一类,已经证实对胎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B类也是相对安全的,它意味着对人类进行过研究,但并没有发现导致危害的证据,但动物实验可能会对胚胎发育有害,或者动物实验表示无害,但对人类还没有充分的研究;

C类表示危险性不能确定,或者可能存在风险,需要在用药前仔细斟酌利弊;

D类则是可以证实对胎儿有害的,但如果使用得当,对孕妇的益处会更大,这类药物不到必要的时候,极少在孕期使用;

X类则是对胎儿有显著的害处,对孕妇是禁止使用的。

在用药前,如果能够查阅药物的分类,并且对除 A类以外的药物,在用药前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可以做到尽量合理的用药。

1.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农药、重金属等), 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对于孕妇来说,最需要防的是 X线等医疗电离辐射。而日常生活中的手机、WIFI及一些家用电器所产生的辐射为非电离辐射,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因此,无需谈辐射色变过度担心,如确实需要可以使用。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3.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4.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建议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

此外,在准备受孕前,夫妻双方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肺听诊、常规妇科检查,还要进行以下基本的血液检查,包括:

( 1)血常规;(2)尿常规;(3)血型(ABO和Rh血型);(4)肝功能;(5)肾功能;(6)空腹血糖水平;(7)HBsAg筛查;(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9)HIV筛查;(10)地中海 贫血 筛查(如果你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的土著居民,则需要这一项检查)

如有条件,建议同时进行以下检查:

(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1年内未查者);

( 2)TORCH筛查

针对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弓形虫等可能引起宫内感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微生物感染进行筛查;

( 3)阴道分泌物检查(常规检查,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

( 4)甲状腺功能检测;

( 5)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针对高危妇女

高危妇女指: 肥胖 、有 糖尿病 家族史、空腹血糖高过正常范围、既往生育过巨大儿等;

( 6)血脂水平检查;

( 7)妇科超声检查;

( 8)心电图检查;

( 9)胸部X线检查。

注:本文依据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2018),在保留基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及添加注释,使之更便于备孕夫妇阅读和理解。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8-04-21 22:28

陈怡主治医师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
擅长:擅长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性不孕及妇科常见病的诊治,在促排卵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宫腔内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收起

上一篇: 超声下盆腔显影 (原创)

下一篇: 我需要养囊胚吗?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