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中国式苦咖啡,如何让孩子好好喝中药? (原创)

王晓敏
王晓敏主治医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

很多家长认为中药效果好,但又特别苦恼,中药不好喝,孩子不愿意喝,下面我就介绍下我的老师胡成群教授是怎么让孩子快乐喝中药的!
胡成群教授,中医儿科知名专家,专于儿科疾病的诊治,五十多年来,他勤求古训,精研医术,躬行实践,老师特别重视中药煎服法。
胡师不仅注重小儿疾病的辨证施治,还强调小儿中药的煎法和服法。胡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中药煎服方法与疗效的密切关系。他常告诉我们医者用好药,药者调好药,病者服好药,三者结合,方可中病。胡师强调临床应正确把握中药的煎服法,口头医嘱至关重要,要口头交待患儿家属,用什么器皿熬煎、煎多长时间、每次服多少、服多少次;如果交待不清,按照成人的煎服法,不仅小儿无法接纳,也根本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煎药方法:
胡师强调首先应选用砂锅或搪瓷缸器皿,禁止用金属类器皿,因为中药成分中的生物碱、鞣酸、挥发油等有效成分,遇到铁、铝等金属会起化学变化,使药失去原有的性能,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但影响疗效,有时还会造成不良后果。煎药的火候,分“文火”和“武火”两种,煎熬中药时,用什么样的火候,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味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芳香性药物应避免久煎,应先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煎即可,若久煎则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补益滋腻之品大多数可用“文火”煎熬,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煎药时间也要讲究,通常芳香挥发性的药物煎熬时间短,补益滋腻药物煎熬时间长,矿物类、贝壳类质地坚硬之品,必须先煎一段时间,后入其他药共煎,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尽出,如石膏、龟板等;还有一些药物挥发性强,需要后下。如薄荷、佛手、砂仁、寇仁、钩藤等。葶苈子、辛夷需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这称为包煎。还有些含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需要单独加温溶化或隔水炖,这称为烊化。胡师提醒我们,因为小儿脏腑比较娇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煎药时,要将所煎药物用清水浸泡二十分钟,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充分吸水,加水量只要药与水面相平就够了。
2.服药方法
胡师一般根据小儿的年龄大小决定服药量。服药量为:1岁以内60-100毫升;1-3岁100毫升-150毫升;3-6岁180毫升-300毫升;6岁以上300-400毫升。服药次数一般分6-7次,少量多次口服,胡师认为这样最适合于儿童的纳受和吸收。特别是对于急性病如高烧,咳喘等,可一小时服药一次,少量多次频服,效果更佳。对于慢性病调理期的患儿有的中午无法服药,可在晚间睡前服用。煎好的药汁应放阴冷处,或放冰箱里冻上也可防止酸腐。吃汤药时最好加温再服,因为冷服汤药会影响胃腹不适。对于太过酸苦的药物,如黄连、龙胆草等,可稍加白砂糖、冰糖或蜂蜜矫味。同时强调中药与西药要间隔时间服用。

很多家长认为中药效果好,但又特别苦恼,中药不好喝,孩子不愿意喝,下面我就介绍下我的老师胡成群教授是怎么让孩子快乐喝中药的!
胡成群教授,中医儿科知名专家,专于儿科疾病的诊治,五十多年来,他勤求古训,精研医术,躬行实践,老师特别重视中药煎服法。
胡师不仅注重小儿疾病的辨证施治,还强调小儿中药的煎法和服法。胡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中药煎服方法与疗效的密切关系。他常告诉我们医者用好药,药者调好药,病者服好药,三者结合,方可中病。胡师强调临床应正确把握中药的煎服法,口头医嘱至关重要,要口头交待患儿家属,用什么器皿熬煎、煎多长时间、每次服多少、服多少次;如果交待不清,按照成人的煎服法,不仅小儿无法接纳,也根本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煎药方法:
胡师强调首先应选用砂锅或搪瓷缸器皿,禁止用金属类器皿,因为中药成分中的生物碱、鞣酸、挥发油等有效成分,遇到铁、铝等金属会起化学变化,使药失去原有的性能,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但影响疗效,有时还会造成不良后果。煎药的火候,分“文火”和“武火”两种,煎熬中药时,用什么样的火候,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味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芳香性药物应避免久煎,应先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煎即可,若久煎则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补益滋腻之品大多数可用“文火”煎熬,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煎药时间也要讲究,通常芳香挥发性的药物煎熬时间短,补益滋腻药物煎熬时间长,矿物类、贝壳类质地坚硬之品,必须先煎一段时间,后入其他药共煎,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尽出,如石膏、龟板等;还有一些药物挥发性强,需要后下。如薄荷、佛手、砂仁、寇仁、钩藤等。葶苈子、辛夷需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这称为包煎。还有些含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需要单独加温溶化或隔水炖,这称为烊化。胡师提醒我们,因为小儿脏腑比较娇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煎药时,要将所煎药物用清水浸泡二十分钟,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充分吸水,加水量只要药与水面相平就够了。
2.服药方法
胡师一般根据小儿的年龄大小决定服药量。服药量为:1岁以内60-100毫升;1-3岁100毫升-150毫升;3-6岁180毫升-300毫升;6岁以上300-400毫升。服药次数一般分6-7次,少量多次口服,胡师认为这样最适合于儿童的纳受和吸收。特别是对于急性病如高烧,咳喘等,可一小时服药一次,少量多次频服,效果更佳。对于慢性病调理期的患儿有的中午无法服药,可在晚间睡前服用。煎好的药汁应放阴冷处,或放冰箱里冻上也可防止酸腐。吃汤药时最好加温再服,因为冷服汤药会影响胃腹不适。对于太过酸苦的药物,如黄连、龙胆草等,可稍加白砂糖、冰糖或蜂蜜矫味。同时强调中药与西药要间隔时间服用。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9-04-07 11:16

王晓敏主治医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
擅长: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多年,擅长应用中医辨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厌食、积滞、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胃扭转、腹痛、腹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腺样体肥大、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肥胖症、遗尿症、泌尿系感染、汗证、湿疹、小阴茎、腮腺炎及病后体质调理。 << 收起

上一篇: 春季流行病来临,如何让孩子少生病? (原创)

下一篇: 武汉天气太任性,小伢么样穿衣才不生病? (转载)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