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针灸、埋线治疗湿疹 (原创)

杨丽昆
杨丽昆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针灸科

主诉:周身泛发皮疹,反复不愈10个月。

现病史: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泛发性丘疱疹,发痒,搔破后渗水,就诊我院皮肤科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肌肉注射后症状减轻,其后周身皮疹反复发作,范围越见扩大,曾多次就诊朝阳医院及我院皮肤科,给予中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久治不愈。现为针灸来诊,刻下症:周身多处皮疹,四肢为甚,瘙痒,情志焦虑,口苦口腻,平时饮食清淡,纳食不思,食后腹胀,睡眠欠佳,入睡晚,眠浅易醒,大便1-2次,便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针灸科杨丽昆

既往史:否认 高血压 、 糖尿病 、冠心病病史;否认 肝炎 、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疫区、疫水、疫禽接触史。

个人史:否认烟酒史,近15年工作环境潮湿。

体格检查:胸、腹及后背,四肢尤甚可见成片红斑、丘疹及集簇之丘疱疹,渗水糜烂,搔痕结痂,部分呈暗褐色,斑疹处皮肤粗糙,瘙痒无度。舌淡,舌中部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湿疮  脾阳不振 水湿内阻

西医诊断:泛发性湿疹

治疗经过:本例为泛发性湿疹,其突出证候为脾阳不振的现象,症见胃痛腹胀,纳呆便溏,食则完谷不化,主要原因即由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健,水湿停滞内阻,外窜浸淫肌肤,加之患者长时间工作在潮湿环境,内外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致肌肤甲错。治疗时采用毫针针刺同时加用穴位埋线及梅花针叩刺拔罐放血。体针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配穴:百会、神庭、印堂、肩髎、风市、百虫窝、曲池、血海。每日1次治疗,每周3次。体针治疗主要取脾经和胃经穴位为主。足三里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化痰,补益正气作用;三阴交健脾利湿,滋补肝肾,主治湿疹、水肿等;阴陵泉健脾利湿,消肿止痛;中脘、天枢健脾和胃,疏理中焦,升清降浊。因患者瘙痒明显故取肩髎、风市、百虫窝穴清热祛风止痒;曲池散风止痒、清热消肿;血海调经统血,祛风止痒;百会、神庭、印堂三穴均属督脉,振奋阳气、安神解郁、调节情志。埋线取穴:双侧风门、肺俞、心俞、脾俞、肝俞穴,中脘、气海共12个穴位,10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后,48h内应避免局部沾水,以防感染。本病的发生与心、肺、肝、脾四经的病变有密切的关系。故取背俞穴,肺主皮毛,故取肺俞;脾俞健脾利湿,和胃益气;肝俞行气化瘀、疏肝理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取心俞;痒症多属于“风”,风门穴驱散外邪之风湿。穴位埋线具有较长时间刺激穴位,从而激发经气,振奋阳气,从而使经络通达,气血畅行。梅花针叩刺拔罐放血取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穴,15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后,24h内应避免局部沾水,以防感染。湿疹反复发作,久病入络,放血拔罐以达到清湿热、活血和血,祛风邪作用。患者经15次针灸治疗、3次埋线治疗、2次梅花针叩刺放血治疗后躯干四肢皮损显见减轻,四肢皮肤原皮损处仍留有色素沉着,睡眠明显好转,大便成形,胃纳见馨,舌苔白腻逐渐。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6-11-22 21:33

杨丽昆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针灸科
擅长:擅长针灸为主、针药配合治疗月经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黄褐班、湿疹、痤疮、脂肪肝、高脂血症、面瘫、颈腰椎病、失眠等病症,临诊时提倡针灸治神理论、心身同治。 << 收起

上一篇: 针灸治疗内眼肌麻痹 (原创)

下一篇: 时间针刺法治疗黄褐斑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