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源

刘湘源
刘湘源教授简介

刘湘源,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定期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类风湿关节炎、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等

教育经历

1986年9月~1992年7月: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风湿免疫专业,获博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

1996年7月~8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高级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进修学习

工作经历

1992.8~1995.9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住院医师

1998.7~2000.8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

2000.9~2006.7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2001.9~2006.8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06.7~2006.8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2006.8~2010.8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主任

2010.8~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

科研成果

主要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出贡献:

(1)幽门螺杆菌感染在RA发病机制及胃肠道损伤中作用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RA发病及病情持续活动可能无关,但可能与非甾类抗炎药一道,协同致消化性溃疡作用。

(2)HLA-DM与RA相关性研究:DM基因多态性不影响RA易感性,但在RA发病过程(抗原递呈和自身免疫)中,及DMB*0101对RA病情及活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DR4蛋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分泌,特别是促进Th1类致炎因子表达而促进RA发生与发展。

(3)CXCL16/CXCR6在RA发病中作用: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通过趋化炎细胞浸润到关节局部,并促使滑膜细胞分泌RANKL等细胞因子,参与RA免疫介导炎性反应和骨质破坏,特异性阻断CXCL16/CXCR6信号轴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RANKL可通过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以此通路为靶向的抑制剂AG490可阻止骨破坏发生,JAK2/STAT3通路是RA骨质破坏发生的关键通路,AG490作为前体药治疗RA有优势。

(4)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早期RA中检测及意义

刘湘源

刘湘源

:以抗CCP抗体改进的RA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敏感性,其中RA-6(以抗CCP抗体替换类风湿结节和放射学)对早期RA诊断敏感性最高,对早期RA筛选有很好价值,有助于RA早期诊断;IgG和IgA型抗CCP抗体对早期RA诊断均具有较高敏感性,IgA型对IgG型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具有补充诊断作用,且IgG型阴性而IgA型阳性RA患者病程更短,提示IgA型抗CCP抗体可能在RA的更早期阶段发挥作用。

(5)抗BRAF抗体检测及其在RA中的意义:抗BRAF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53.6%,特异性84.3%,且在CCP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8.2%,有助于RA诊断。病程小于3个月极早期患者,其阳性率为63.6%,滴度也明显高于病程大于3个月的患者,有助于RA早期诊断。

(6)RA颈椎受累影像学特点:约11%RA患者发生颈椎半脱位,女性多见,高峰期在50-70岁。四肢麻木为RA患者颈椎半脱位的报警症状。RA颈椎半脱位患者常见表现形式为寰枢椎前脱位。影像学特点为骨质破坏、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后寰齿间隙可作为诊断寰枢椎前脱位的辅助指标。

(7)RA在动态核磁曲线中表现:利用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反映炎性滑膜增强动态变化,是反映RA炎性进展非常好的指标。其曲线类型多为快速增长型,与滑膜炎活动及血管翳生成有关。曲线斜率与DAS28有相关性。

(8)早期联合多种病情改善药(如小剂量甲氨蝶呤与羟氯喹联合、或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等)方案治疗RA,取得了良好疗效。

优选权威生殖专家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